潤滑油檢測項目有哪些
武漢特高壓旗下的閉口閃點測定儀可以幫助眾多電力工作者更加方便的進行各類電力測試。
潤滑油的測試項目有粘度、粘度指數、閃點、酸值、水分、機械雜質、銅腐蝕、氧化、耐熱、灰分、傾點等。
(1)粘度:反映油品的內摩擦力,是油品油性和流動性的指標。不加任何功能性添加劑時,粘度越高,油膜強度越高,流動性越差。
(2)粘度指數:粘度指數表示油品粘度隨溫度變化的程度。粘度指數越高,溫度對油品粘度的影響越小,其粘溫性能越好,反之亦然。
(3)閃點:在規定條件下,加熱潤滑油。當油溫達到一定溫度時,潤滑油蒸汽與周圍空氣的混合物已與火焰接觸,即發生閃火。這種低閃點溫度稱為潤滑油的閃點。相同粘度下,閃點越高越好。一般認為閃點比使用溫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4)酸價:測定潤滑油中有機酸總含量的質量指標,以及中和1克潤滑油中酸所需氫氧化鉀的毫克數。
(5)水分:指潤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比,通常為重量百分比。潤滑油中水的存在會破壞潤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潤滑效果變差,加速有機酸對金屬的腐蝕,使設備生銹,并使油液易產生沉積物。
(6)機械雜質:是指潤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苯等溶劑的沉淀物或膠體懸浮物。這些雜質大部分是砂、鐵屑,以及一些添加劑帶來的難溶于溶劑的有機金屬鹽。一般潤滑油基礎油的機械雜質控制在0.005%以下(0.005%以下的機械雜質視為零)。
(7)腐蝕:將規定的金屬片浸入試驗油中,在一定溫度下觀察一定時間后金屬的顏色變化,評價潤滑油對金屬的腐蝕性是否合格。
(8)氧化性:表示潤滑油的抗老化性能。測定油品氧化性能的方法有很多種。基本上是將一定量的油品在空氣(或氧氣)和金屬催化劑存在下,在一定的溫度下氧化一定的時間,然后測量油品的酸值、粘度變化和沉積物形成。所有潤滑油根據其化學成分和外部條件都有不同的自動氧化傾向。隨著使用過程會發生氧化,逐漸生成一些醛、酮、酸、樹脂、瀝青質等物質。氧化是上述物質不利于油品使用的表現。
(9)熱性能:指油品的耐高溫性能,即潤滑油抵抗熱分解的能力,即熱分解溫度。油品的熱性能主要取決于基礎油的成分。許多分解溫度低的添加劑往往對油品的性能產生不利影響;抗氧化劑不能顯著改善油的熱性能。
(10)灰分:潤滑油在規定條件下完全燃燒后的殘渣。
(11)傾點:潤滑油是指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冷卻后的油能流動的低溫。比冰點高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