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費休滴定原理的介紹
武漢特高壓旗下的微量水分測定儀可以幫助眾多電力工作者更加方便的進行各類電力測試。
卡爾費休滴定原理:
二氧化硫和碘之間的氧化過程是卡爾費休滴定法的基礎。卡爾費休滴定期間使用的碘、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解釋如下。
I2 + SO2 + H2O → 2HI + SO3
當水 (H2O) 與碘 (I2) 和二氧化硫 (SO2) 反應時,會形成三氧化硫 (SO3) 和碘化氫 (HI)。該基本反應僅使用一摩爾當量的水來生成碘。
逐漸向溶液中加入碘,直至達到過量水平,表明滴定終點,用電位法檢測。反應在含堿的醇溶液中進行,消耗生成的碘酸和三氧化硫。
本生反應的卡爾費休滴定法:
卡爾費休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碘 (I2) 和二氧化硫 (SO2) 在水性介質中發生的本生反應。Karl Fischer 發現,可以修改此反應,以測定二氧化硫濃度過高的非水相方法中的水量。他用吡啶作緩沖劑,用伯醇(甲醇)作溶劑。
醇與 SO2 和堿反應形成中間體烷基亞硫酸鹽,然后被碘氧化成烷基硫酸鹽。在這個氧化過程中,水被消耗。
使用不同的物理和化學方法來確定水含量。其中,KF 滴定法已被公認為通用標準。它具有高精度和特異性,適用于從 100% 到 PPM 的廣泛濃度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