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電纜耐壓試驗主要有哪些方法?
武漢特高壓旗下的串聯諧振可以幫助眾多電力工作者更加方便的進行各類電力測試。
電力電纜耐壓試驗的主要方法
電纜耐壓測試是一種在存在電纜的情況下查找故障的方法。在測試過程中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故障和短路等問題。
幾種電纜承受電壓測試的主要方法如下所述。
一、超低頻耐壓試驗
超低頻(0.1Hz)耐壓試驗方法最早出現于1980年,主要是觀察電纜運行中是否存在絕緣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該方法已通過大量的室內試驗和現場試驗得到驗證。
低頻耐壓試驗在低壓電力電纜耐壓試驗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
該方法利用了通過整流濾波將50 Hz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壓,然后通過逆變電路將直流電壓轉換為1 kHz的交流電壓,然后通過0.1 Hz正弦振蕩器進行調幅處理,調幅后為1 kHz的原理。
將交流電壓等振幅波轉換為0.1 Hz變化的光束波。
它主要基于高壓變壓器與倍壓電路之間形成的高壓,其主要特征是正弦波,由壓敏電阻介導,使高交流電壓負載輸出為0.1Hz高壓正弦波形。
超低頻耐壓試驗的優點主要是:1.無損傷;2 高精度;3.體積小,攜帶方便。但該方法輸出電壓電平較低,主要用于中低壓電纜耐壓試驗。
二、調制工頻串聯諧振測試
該方法主要利用電抗器的感抗和被測電纜電容的容抗,在50 Hz工頻環境下產生諧振,并在此過程中產生高電壓。調制工頻串聯諧振測試的優點是:
1 輸出電流波形基本上是正弦波。
2 特異性高,只有在串聯諧振電路滿足產生諧振的條件后,才會形成高壓,待測電纜一次測試。
如果出現問題,會導致回路異常,相當于電纜短路。
高壓也會均勻下降。
而且,由于電抗器可以限制短路電流,保護裝置不受影響,因此無需安裝電阻保護裝置。
該測試方法的缺點是操作復雜,系統品質因數不高,自動化水平低,噪聲大,限制了其在實踐中的應用。
三、變頻串聯諧振試驗
變頻串聯諧振測試的原理與上述調制工頻串聯諧振測試的原理相似。
不同之處在于,變頻串聯諧振測試是通過調節變頻電源中的輸出電壓頻率來實現測試電路的諧振。
在頻率串聯諧振測試中,測試電路的諧振是通過調節電抗器在50 Hz工頻下產生的電感來實現的。
變頻串聯諧振測試的優點是,當測試所需的電源容量低于被測電纜的電源容量時,可以在比所需電源低得多的功率下進行測試,這可以有效提高現場測試的效率并且可以克服。
調制工頻耐壓測試裝置的缺點使其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更加廣泛。
此外,變頻串聯諧振試驗的工作頻率僅為30至300Hz,可以改善超低頻耐壓試驗頻率過低、損耗小,與實際損耗不一致的問題。
因此,變頻串聯諧振耐壓試驗得到的結果是精確、全面、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