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斷路器機械參數的選用原則及經驗數據(一)
特高壓電力旗下的真空度測量儀可以幫助眾多電力工作者更加方便的進行各類電力測試。
1.額定距離
當真空斷路器處于分閘狀態時,真空滅弧室動靜觸頭間距的選擇應考慮真空斷路器的電壓、操作條件、開斷電流的性質、觸頭材料和觸頭材料等因素。真空間隙的耐壓強度。主要取決于額定電壓和觸點材料。
由于真空斷路器的額定間距對絕緣性能影響很大,當額定間距從零間距增大時,絕緣水平也會提高,但當間距增大到一定值時,分閘拒絕不會影響絕緣。性能影響不大。如果距離再加大,將嚴重影響真空斷路器的機械壽命。通過真空斷路器的安裝、運行和維護,得出真空斷路器的額定距離一般選擇為:6kV及以下一般為4~8mm,10kV及以下一般為8~12mm,35kV一般為20~40mm。
2.接點的接觸行程
觸頭接觸行程的選擇必須保證觸頭在磨損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壓力;動觸頭在分閘時能獲得一定的初始動能,提高開關的初始分閘速度,熔斷點,減少燃燒時間,提高介質恢復速度:合閘時,可利用觸頭彈簧獲得平穩的緩沖和減少反彈。
真空斷路器的觸頭行程太小,不能保證觸頭燒壞后的觸頭壓力。開關初速過小,影響真空斷路器的分斷和動態熱穩定性,產生嚴重的合閘彈。顫動。開關的觸頭行程過大,會增加操作機構的合閘功,或使合閘極不可靠。通常,真空斷路器的觸頭行程一般為額定分閘距離的20%~40%,而10kV真空斷路器的觸頭行程一般為3~4mm。
3.接觸工作壓力
真空斷路器觸頭的工作壓力對真空斷路器的性能影響很大,其壓力等于真空滅弧室自閉合力和觸頭彈簧力之和。斷路器觸頭的工作壓力選擇應滿足4個方面的要求:
A、保持真空滅弧室的接觸電阻在規定范圍內。
B、滿足動態穩定性試驗的要求。
C. 抑制組合彈跳。
D、減少開啟的彈簧振動。
真空斷路器在合閘短路電流時,觸頭擊穿后會產生電弧和電斥力,觸頭會彈跳,機構的合閘速度也是最慢的。因此,閉合短路電流是檢查觸點的工作壓力是否滿足要求的最苛刻條件。
如果觸點的工作壓力過小,觸點閉合時的彈跳時間會增加,同時初級電路的電阻也會增加,直接影響觸點的長期工作溫升。新型真空斷路器。如果觸頭的工作壓力過高,由于真空滅弧室的自閉合力是一個恒定值,工作壓力會增加,從而增加觸頭的彈簧力,導致組合功增加。操作機構,增加對真空滅弧室的沖擊和振動。
在實際工作中,不僅觸頭之間的電動勢與短路電流峰值有關,還必須考慮真空斷路器的觸頭結構和尺寸。同時,還必須考慮觸點的硬度、打開速度等因素。總之,要在實線中綜合考慮。
真空斷路器觸頭的接觸壓力是根據開斷電流從經驗數據中獲得的。分斷電流為12.5kA時,選擇壓力為50kg。分斷電流為16kA時,選擇壓力為70kg,分斷電流為20kA時,選擇壓力為90~120kg。分斷電流為31.5kA時,選擇壓力為140~180kg,分斷電流為40kA。選擇壓力為230~250kg。
4.開啟速度
由于分閘速度直接影響電流過零后觸點間絕緣強度的恢復速度,如果觸點間絕緣強度的恢復速度小于電弧熄滅后的恢復電壓,則會導致電弧重新點燃。電弧時間必須滿足真空斷路器的分閘速度。真空斷路器分閘速度主要取決于額定電壓。在額定電壓和觸點分閘距離固定時,分閘速度的波動范圍取決于分斷電流的大小、負載的性質、恢復電壓等因素。分斷電流較大時,分閘速度也應較大。開斷電容器電流時,由于恢復電壓較高,為減少復燃概率,開啟速度也應較大。10kV真空開關的分閘速度通常為0.8-1.2m/s,必要時可高于1.5m/s。
事實上,對分斷能力影響最大的是初始分閘速度,而不是平均分閘速度。因此,一些高性能的真空斷路器和35kv的真空斷路器通常在剛斷開時評估分閘速度在幾毫米以內。似乎打開速度越高越好,但事實并非如此。壓縮越嚴重,越容易造成波紋管過早損壞而漏氣。同時,對整機的振動越大,也容易造成零件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