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穩定性對汽油的影響
氧化安定性測試儀適用于評價相同和在用汽輪機油的氧化安定性。也可用于評價含有2,6-二叔丁基對甲酚的新型礦物油絕緣油作為其氧化安定性的快速評價方法。測試結果用于檢查2,6-二叔丁基對甲酚的含量。對甲酚叔丁基或2,6-二叔丁基苯酚或含有兩者的新型礦物絕緣油可用于每批油品的連續性能控制。
氧化安定性差的汽油在儲運過程中容易發生氧化反應,形成膠質,使汽油顏色變深,甚至產生沉淀。如果在使用過程中油箱、濾網、汽化器內形成粘稠的凝膠,嚴重時會影響供油;火花塞上的凝膠沉積物在高溫下會形成積碳,造成短路;進氣門有沉積物,排氣門會結焦,導致氣門關閉不嚴;氣缸蓋和活塞上的沉積物會形成積碳,導致氣缸散熱不良和溫度升高,導致發動機壓縮比增加,導致爆震燃燒傾向增加。
可見氧化安定性測試儀是非常有必要的,汽油穩定性差會嚴重影響發動機的正常運轉。那么究竟是什么影響了穩定性呢?
影響穩定性的根本原因是其化學成分。汽油中的烷烴、環烷烴和芳烴在常溫下不易發生氧化反應,各種不飽和烴易發生氧化疊加反應,形成膠體。因此,汽油中所含的不飽和烴是造成性能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在不飽和烴中,由于化學結構的不同,氧化的難度也不同。此外,具有不飽和側鏈的芳烴也更容易被氧化。
“除了不飽和碳氫化合物,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尤其是苯硫酚和硫醇,也會促進膠質的形成。含氮化合物的存在也會導致膠質的形成,使汽油在使用時變紅變深。與空氣接觸,甚至產生膠體沉積物,直餾汽油餾分不含不飽和烴,穩定性很好;而二次加工產生的汽油餾分(如裂解汽油等)含有大量不飽和烴和其他非烴化合物的量,其穩定性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