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諧振和并聯諧振的不同之處
特高壓電力旗下的串聯諧振可以幫助眾多電力工作者更加方便的進行各類電力測試。
諧振是電力系統中最常見的現象之一。根據諧波諧振所造成的危害形式不同,可分為串聯諧振和并聯諧振。前者容易引起過電壓現象。后者容易造成過流傷害。諧振會進一步加劇電壓和電流的畸變,有時甚至會造成電力設備和連接設備的損壞,從而導致系統的安全故障。
串聯諧振裝置
串聯諧振電源系統的基本特點是電感和元件的復雜組合。當系統的一個節點或分支存在非線性負載時,很容易引起系統的共振。當產生串聯諧振時,線路的阻抗最小,當系統的節點或分支出現非線性負載時,線路的阻抗最小。這種現象出現在電路[13]中。給出了k倍頻率下的等效電源和阻抗圖.假設元件的參數固定在0°V=1,R~(1)Ω,L~(10),C=μF,電容滿足。
很容易發現電路的阻抗最小,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如下。
在諧振頻率下,品質因數Q接近于
其中ωk是諧振角頻率。品質因數表示電源電壓被施加到電感的電壓放大。
當頻率小于要求時,電路是相當的;當頻率大于更高的頻率時,電路是感應式的。可以認為,該電路在七次諧波時具有串聯諧振,當質量因數Q_(219.91)時,電路的電壓和電容嚴重放大。
支路法原理
分支(元件)是電路的最小部分。無論是串聯諧振還是并聯諧振,都是分支(元件)發生過電壓或過電流的結論。另外,從支路的角度測量諧振的發生,不僅可以檢查裝置的過流和過電壓,而且可以指導校準裝置的安裝和規劃。串聯諧振的發生與分支密切相關,而不僅僅是節點或回路。
對于復雜的線性網絡,選擇要研究的分支并將其與網絡的其余部分組合。這些步驟如下:
第一步:將系統中的電壓源或電流源置0;
第二步:根據諧波阻抗(頻率f)對系統的電路和元件參數進行處理,包括發電機、負載、濾波器等;
第三步:取下支路后網絡的等效阻抗。
第四步:串聯頻率為f,幅值為1單位的諧波電壓源,得到此時支路的電流。
第五步:判斷f是否大于觀測頻率范圍,如果是,停止;如果不是,將f=f替換到步驟3中進行。
當測試系統處于串聯諧振狀態時,只要一個小的諧波電壓與相應的支路串聯,就會在支路和系統中產生很大的諧波電流。